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邵武市科学技术协会 > 法规公文 > 安眠药,用还是不用?

法规公文

安眠药,用还是不用?

2012-12-26

    安眠药是什么呢?到底该不该用?


    一向活泼开朗的小张突然变得无精打采了,因为最近忙于结婚装修房子,加上公司里岗位调整,他的工作量比从前大大增加,白天大脑高度紧张,到了晚上也无法好好休息,小张已经连续失眠1个月了。最初,家人建议小张去医院开点儿改善睡眠的药物,可小张听说这种药吃了会上瘾,说什么也不去,现在每天头晕脑涨,早没了当初装修房子的兴奋劲,连工作都让人担心,最近已经连续几次在工作中出错,受到上司的批评,如果再出现工作失误,就面临被解雇的危险了。小张的心情越来越糟糕,他犹豫着要不要去医院开些药来缓解一下自己的失眠呢?

    与其相反,今年56岁的温女士可是十足的“瘾”君子了。自从26岁与丈夫关系不和睦出现失眠后,她凭借自己在药房工作的便利,长期依靠安眠药解决睡眠问题。从最初间断服用1片药逐渐变为连续服用,从1片增加到2片,3片,5片,剂量越来越大,现在一晚服用10片也无法缓解其入睡困难的问题,每天夜不能寐,第二天精神萎靡,心慌、易怒、胸闷……她感到家里人不关心、不理解自己,心烦让她动辄便大发脾气,但争吵却让家人对她更加敬而远之,这使她感到痛苦万分……

    以上两个例子是对安眠药物的极端态度,在现实生活中,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。由于对安眠药物的误解,人们常常陷入使用的误区:一是怕用,即便很严重的失眠,也不敢吃一片安眠药;二是滥用,长期依靠安眠药睡眠,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。

    人的一生,有至少1/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,睡眠不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。因此,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服用少量的安眠药物,既不会对大脑造成什么损害,又可以缓解严重失眠的困扰,利于恢复正常睡眠。但换个角度讲,失眠的原因各有不同,无论什么安眠药,只是对症治疗,所以不应该盲目地长期依赖安眠药,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因治疗,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
    安眠药是什么呢?到底该不该用?

   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最常见的是苯二氮类药物,迄今已有近40种。这类药物对包括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实、早醒等各种类型的失眠都有效,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失眠。根据其在体内清除速度的快慢(半衰期)可分为短效、中效和长效等,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失眠。

    对入睡困难者,可选用短效类药物。这类药物半衰期短,服用后可很快入睡,且第二天起床没有头晕等宿醉感。但短效药物极易产生依赖性,停药后可能出现反跳性失眠。现有非苯二氮类的安眠药,这是新一代安眠药,疗效安全、可靠,较少出现药物依赖和停药后的反跳性失眠,而且不影响睡眠结构,目前广泛应用于失眠患者。

    对睡眠不实、梦多、噩梦频频、易醒者,可选用短效或中效安定类药物。中效药物的半衰期稍长,可增加睡眠周期,延长睡眠时间,改善睡眠质量。

    应当指出,尽管安眠药可以改善睡眠,但与正常睡眠并不完全相同,长期服用患者往往有噩梦多、定时早醒或白天困倦的现象,对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不利。此外,安眠药的镇静肌松作用可能造成呼吸抑制和第二天疲乏易摔倒,长期服用还会影响记忆等认知活动。最主要的是,任何安眠药物均易产生耐受性,长期应用均可能产生依赖性,突然停药可引起戒断症状,我们俗称停药反应,症状包括失眠易怒、紧张不安、流泪鼻塞畏光、头痛恶心多汗甚至出现某些幻觉。要记住,为避免形成药物依赖,任何一种药物不应连续服用超过四周。

    因此,针对失眠问题,我们首先要摆正心态,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安眠药物,既不能因其副作用而敬而远之,也不要抱过高的希望,幻想“药到病除”,应查明原因,对症下药。选择安眠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尽量避免长期使用、避免长期单一用药、避免药物使用超过两周突然停药。最重要的是,消除不良的睡眠习惯,寻找失眠的病因,采用综合治疗手段积极面对失眠,这样才能重建正常的睡眠规律。

来源: 《心理与健康》杂志社供本网专稿(原载于2010年第3期)

我要评论(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,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,请点击注册新用户!
  • 评论内容: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
x

填写举报信息

提示: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,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